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动态  >  企业新闻

学习:以陶艺赋能新时代劳动教育。

所属分类:企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3-03-21  浏览量:3515

3月20日-24日,2023新时代劳动教育研讨暨培训会在厦门举办,作为一家密切关注国家方针的陶瓷教学服务商,百陶会三位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暨培训会,就陶艺如何赋能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深入学习和思考。

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劳动教育指导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劳动教育分会理事长、中国教科院原党委书记徐长发作主旨发言,傅小芳、李振疆、孙岩等专家分别开讲,从政策层面阐述了学校劳动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并给出了具体操作办法,劳动教育俨然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制度性保证。

1682491879353646.jpg

1682491879262309.jpg

以陶艺赋能新时代劳动教育

>>>国家政策导向

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从而更好地“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1682491919531505.png

同年7月7日,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将《意见》进一步细化:当前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学习系统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生产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解释了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细化有关要求,加强专业指导。

1682491940311592.png

>>> 劳动教育意义解读

Q:劳动教育有哪些重要意义?

A:

1.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方方面面。注重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基本劳动知识技能过程中,领悟劳动的意义价值,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2.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把握劳动教育的根本特征,让学生面对真实的个人生活、生产和社会性服务任务情境,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善于观察思考,注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劳动质量和效率。

3.继承优良传统,彰显时代特征。在充分发挥传统劳动、传统工艺项目育人功能的同时,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创新劳动教育内容、途径、方式,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

4.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创新创造。关注学生劳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增强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借鉴他人丰富经验、技艺的基础上,尝试新方法、探索新技术,打破僵化思维方式,推陈出新。

劳技其实是一个知识综合体,以陶艺为例,它包括了美学、人文、数学等多种知识,所以开展劳技课程更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将其用于实践中去,所以说劳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之一。(徐长发)

>>>陶艺作为劳动教育载体的3大优势

第一,从历史文化角度,陶艺是中国传统劳动文化的精髓,它承载了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劳动技术、劳动情感和劳动素养。上万年历史长河中,中华先民和历代陶瓷匠师们,以他们的勤劳智慧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连续不断的中国陶瓷工艺发展过程的一座又一座里程碑。

这个把双手合拢盛水的“观念”与泥土这种“物质”联系在一起的人,已经完成了一个“碗”,他剩下的工作只是努力使自己手工的试验实现这个“碗”的出现。这个捏塑、晒干、烘焙的经过,一定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也许当他第一次用湿润的泥土捏出了这个形状,便兴奋地跑到河边,用它去盛水,不想这“碗”便溃散溶化了。于是,他又必须把这湿润的泥土形成的“碗”与晒干、与烘焙等等泥土变硬固定的认识联系在一起。人类是在这样的一步一步认识的过程中完成了文明的创造。是生存的意志使手进步了,手的进步又促成了许多认识能力的开发和物质特性的了解。手再回过头来,要求物质屈服于“技术”,为这个“观念”服务。——蒋勋《美的沉思》

1682491993547900.png

追溯中国的劳动文化,早在新石器时代,农业产生与陶器制作都印证了人类对“泥土”特性的发现。对泥土的认识,是经过了渗水溶化、可任意捏塑,到晒干或烘焙后坚固成型的特性,是材料的质变,是一种手脑并用、发挥创造的绝佳实践活动。

1682492018728373.jpg

一项技艺,一种劳动形态,何以陪伴人类20000年,自成一部史书,并且至今依然传承有序?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先进陶瓷活跃在高精尖领域;艺术陶瓷陈列在各类展览和博物馆里,贯通古今;生活陶瓷,在千家万户不可或缺。而作为一种教育载体,陶瓷制作出现在学校劳动教室里,成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陶艺,在继承发扬传统优秀劳动文化的基础上,创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劳动文化。

1682492041171480.jpg

第二,从载体特征角度,陶艺是一种综合性、创造性劳动,它既是一种劳动,也是一种创造,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是《意见》的一大亮点,这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新时代劳动教育新的切入点和增长点。

人类潜能的开发,到了极致,是去发现和发展每一种“物质之性”。把泥土的特性发挥到极致,产生了砖瓦陶瓷;把木材的特性发展到极致,产生了梁栋舟船。这种“尽物之性”,即是“创造”,是“天地之化育”以外,唯一可以与天地动力并列的第三种创造力。——蒋勋《美的沉思》

1682492067727595.jpg

进行创造性劳动是我们在培养人才过程中面对未来人工智能挑战最好的回击。陶艺综合实践活动中,创造性活动设计、创造性教学方式为创造力发展提供有效路径, 以陶瓷为入口,学习了解相关的科学、工程、艺术、社会的相关知识,培养综合素养和能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建构自己创新思维和创造成果。

第三,从教育发展角度,陶艺教育强调以陶艺为重要载体,在动手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劳动能力和劳动品质,在劳动素养培育上下功夫。劳动教育是人生第一教育,劳动教育是生存教育,这是全社会需要形成的最基本的共识和常识。

新时代劳动教育强调:在安排生产和服务性劳动项目时,中小学要以使用传统工具、传统工艺的劳动为主,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与智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顾使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劳动,弘扬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勇敢”的优秀劳动文化以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1682492088930761.jpg

>>>陶艺劳动教育如何实施?

开展以陶艺为载体的劳动教育要着力落实学校的主体责任,发挥学校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劳动教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要坚持精准实施,突出六个原则:

一是坚持陶艺课程化原则。课程是教育内容的载体,切忌在劳动教育实施中泛化、虚化、去课程化、图省事、敷衍应付的惯性偏向。

二是坚持陶艺学习项目化原则。杜绝劳动教育的随意性、碎片化,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高动手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是坚持陶艺技能结构化原则。预防劳动技术、技能、审美逻辑链条断裂,为学生初步打下技术素养基础,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四是坚持陶艺内容教育化原则。要选择具有教育性的劳动主题,不能为劳动而劳动,为活动而活动,使劳动教育更聚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是坚持劳动实践操作规范化原则。培养学生在劳动创造实践过程中的程序意识、规则意识、技术意识、协作意识和安全意识。

六是坚持陶艺成果评价可视化原则。把科学的想法做出来、物化出来、呈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效率、成果、成效意识和劳动精神。

1682492113200018.jpg

徐长发还曾表示:其实劳动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最终目的,所有受教育者最终都会成为劳动者。我们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特别是有创新能力人才的竞争,所以更要重视和开展劳技课程,加强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创新能力,从而培养真正具备创造能力的人才。

目前,我国劳技教育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山东及新疆等地开展得很有成效,但更多省市区亟待提高劳技教育重视程度,适当增加劳技课时,以培养更多适应未来的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

1682492141490847.jpg

1682492141378858.jpg

百陶会,专注陶瓷教学服务13年,始终坚持自主产品研发,致力于从规划设计、优选设备、课程师训、运营维保四大板块为学校打造智慧、安全、人性的创新陶瓷教学空间,为教师成长提供资源和平台,弘扬国粹陶瓷文化,推动以陶艺劳动技术教育健康健全发展。



返回
  • 业务咨询
    15779816565
  • 售后咨询
    18607983455
  • 微信二维码